著名的CCTV5的解说员一直用感恩的语气说,不管怎么样,我们终于用上了真正的大学生球员,而且还是大学的教练……我很感动,我们的大学生运动会,终于看到真正的大学生了。
央视解说员的画外音我是这么理解的:靠,容易嘛,十几二十多年了,终于看到真货了。
这就像我们去夜场,妈咪说,全是在校大学生,一定纯。通常遇到这种情况,我就把她们当大学生了,因为如今这年头,有钱就可以上,凭什么怀疑人家当小姐就不能上大学呢是吧?而且,最大的问题是,我们当年也没好好读书,想考考小姐们都不知道出什么题,你说,就你这水平有什么资格甄别她们?
这支大学生篮球队以广东工业大学的班底为主——广工我知道,当时我在华工的时候,广工的运动水平还无法跟华工比肩,不过,后来华工的一个姓郭的副校长去广工当书记后,广工的球队水平就一日千里,不可同日而语,连朱芳雨都在广工挂了个勾,甚至还上过场。这件事情说明一个问题:竞技运动水平的高低,与群众基础无关,关键是看领导的水平(羞赧地问一下:这是个好事吗?)
现在很怀念在华工的岁月,当时我们任何一个系队出去(我说的是足球队),都能和其他学校的校队抗衡,但现在是不行了,假的大学生太多,真的太少,正如央视的疑惑一样:我们的运动员是大学生运动员呢,还是运动员学生?
所以,华工现在落后了,我也不以为甚。个人以为,坚持自己该坚持的,才像我的母校,不然我羞于承认我出自华南理工大学。
那些年代,对广东的高校,曾经有这样的说法:暨大的假洋鬼子,中大的伪君子,中医大的江湖骗子,华工的是什么?最不济了,但我们都引以为豪:二流子。
我们是二流子,不过,我们是真诚的二流子,我们不过是不修边幅的二流子,但从不违背本心。
所以,直到今天,我还以自己毕业于华工而自傲。
评论